第七届中国翻译史研究高层论坛
为推动我国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持续发展,促进国内学术界在翻译史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决定于2024年10月19-20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第七届中国翻译史研究高层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翻译史论丛》编辑部和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齐聚相思湖畔,共叙翻译史话,我们热诚欢迎全国从事翻译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同学踊跃参会。
一、论坛主题:守正与创新——新时代翻译史研究
主要议题:
1. 翻译理论史
2. 典籍翻译史
3. 区域翻译史
4. 文学翻译史
5. 应用翻译史
6. 海外汉学翻译史
7. 其他相关议题
二、日程安排:
1. 报到时间:2024年10月18日(周五)9:00-22:00
2. 会议时间:2024年10月19日至20日上午
3. 报到及会议地点:南宁市相思湖国际大酒店
三、会议费用:
人民币900元/人,研究生代表凭学生证500元/人;会议主办方统一安排食宿,住宿费和往返交通费自理。
四、报名方式:
会议语言为中文和英文,有意参会者请于2024年9月20日前提交论文摘要(200字以内,中英文皆可)至会务组邮箱,并填写个人信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发票税号及抬头等),主办方在组织专家审核论文摘要后发送正式邀请函。欢迎国内外学界同仁积极参加,踊跃投稿。
五、联系方式:
肖老师:15277006027(学术)
胡老师:13737092449(会务)
会务组邮箱:gxmdfys@163.com
2024全国社会翻译学研讨会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社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年会
数智时代背景下,翻译迎来重要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为推动社会翻译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发展,助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2024全国社会翻译学研讨会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社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拟定于2024年11月1-3日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社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本次会议拟邀请翻译研究领域知名学者作主旨发言,同时设“外语期刊主编论坛”与“翻译学博士论坛”。主要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社会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社会翻译学的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
社会翻译学与中国文学文化外译
社会翻译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社会翻译学与人工智能翻译技术
社会翻译学与数智时代的应用翻译
社会翻译学与翻译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发展我们真诚地期待各位学界同仁拨冗参会,分享研究成果,发表真知灼见。请拟参会代表于2024年9月1日前,将参会回执(包括论文题目和摘要)发送至邮箱:chinassts@126.com。请点击左下角“参会回执”链接下载回执。
联系电话:15813346916(车老师)
联系信箱:chinassts@126.com
第二届“语言与认知科学交叉学科论坛”
语言被普遍认为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也是人类心智和认知的重要体现。认知科学是探讨人类心智和大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试图揭示人类心智和大脑的工作机制。近四十年来,语言研究与认知科学的融合和交叉日趋密切,形成了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和认知类型学等宏观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进而形成了更为细致的批评认知语言学、认知社会语言学、认知语用以及一些交叉研究领域如语音韵律-语法-句子-语篇的认知神经机制、二语习得的神经语言学等。有鉴于此,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23年11月11日至12日举办了首届语言与认知科学论坛,为语言与认知科学交叉学科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为继续激发这一交叉学科的创造力和研究动力,催发高端成果,经商议,第二届语言与认知科学交叉学科论坛将于2024年11月15日-17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热忱欢迎语言与认知科学相关领域或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学者和师生前来参会交流。期待与您共享研究成果和探讨未来的合作机会!
一、论坛主题语言与认知科学交叉学科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二、具体议题(但不限于以下议题):
1.语言学研究与认知科学
2.话语分析与认知科学
3.第二语言研究与认知科学
4.翻译与认知科学
5.文学与认知科学
6.神经语言学
7.心理语言学
8.认知语言学
9.语用与认知
10.社会语言学与认知
三、论坛安排:
召集人:张辉教授、王佳宇教授
时间:2024年11月15日-17日
四、主要日程:
11月15日报到
11月16日开幕式、会议发言
11月17日会议发言、闭幕式
地点: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会务费:1000元/人(全日制研究生600元/人),往返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
五、报名方式:
拟参会人员需于2024年10月20日前填写并发送参会回执(见附件)至:cogscience2024@163.com,邮件统一命名为“姓名-老师-单位(学校学院)-参会发言/参会旁听”或“姓名-研究生-单位(学校学院)-参会发言/参会旁听”;如:“张三-老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参会发言”。
六、会务联系人 (请注明实名和所在单位添加QQ后进行咨询):
会务组电子邮箱:cogscience2024@163.com
刘老师 (QQ: 1558445078)
刘老师(QQ: 1456009570)
丁老师 (QQ: 634879854)
文章来源: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