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外文学翻译与文化传播高峰论坛将于2024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北京举行
为促进中外文学翻译与文化传播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推动跨文化理解与价值认同,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将于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举办首届中外文学翻译与文化传播高峰论坛。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中华文化研究院与京师书院协办,旨在汇聚中外文学翻译、文化交流与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文学在跨区域和跨国别人民之间的共情参悟,达成相互理解与价值认同。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流变与互鉴”,分论坛包括:1. 跨文化、跨学科的人文研究;2. 东西方文学交融的新视角;3. 文学翻译与文化传扬;4. 中外文学经典重构;5. 人工智能与科幻文学全球共鸣。本次论坛还开设“中青年学者工作坊暨策划译丛论坛”,包括:1. 主编论坛;2.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论坛;3. 翻译与文化研究论坛。
请有意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及博士研究生于11月15日前扫描二维码,填写参会回执。

本次会议联系人:
1. 于振杰:18603510499;
电子邮箱:980151726@qq.com
2. 罗艳梅:18302561560
电子邮箱:202331100001@mail.bnu.edu.cn
3. 王云鹤:18810913191
电子邮箱:1994460636@qq.com
4. 杨璐滢:18811322531
电子邮箱:luying@mail.bnu.edu.cn
第三届“语言、话语与社会”全国学术论坛将于2024年12月4日-5日在徐州举行
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媒介,更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语言建构话语秩序与权力体系,关乎国家的软实力提升和国际交流合作。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语言学和话语分析已成为学者们探析社会现象、探讨身份认同、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重要学术领域。在此背景下,首届“语言、话语与社会”全国学术论坛于2022年12月2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等高校联合发起。论坛开办以来,注重语言研究的跨学科、多元理论和方法,提倡微观语言分析与社会实践关照的结合,探究语言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对接国家战略,服务社会进步和发展。2023年11月17-19日,第二届“语言、话语与社会”学术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外国语文研究》编辑部、《外国语》编辑部、《当代修辞学》编辑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话语研究论丛》编辑部、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等单位协办。
为继续激发语言服务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的创造力和研究动力,催发高端成果,经商议,第三届“语言、话语与社会”全国学术论坛将于2024年12月14-15日在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会议将邀请知名学者、期刊主编等进行主旨发言,拟设置主编论坛、平行论坛等环节。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师生拨冗出席。
会议相关议题包括:•社会语言学研究;•认知语言学与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与话语分析;•话语与传播;•话语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创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研究;•生态语言学与生态话语研究;•医疗与健康话语研究;•法律语言学与法律话语研究;•语言安全及国家安全话语研究;•学术话语研究;•其他相关议题。
请有意参会者于2024年11月24日前(周日)复制打开腾讯文档链接https://docs.qq.com/form/page/DSnBxRUVKektpQ0NU,提交参会信息和论文摘要(限300字以内)。会务组收到之后将组织专家对摘要进行评审,并于2024年12月1日前向通过摘要评审的参会者发送会议邀请函。
会务组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YYHYSH@163.com
联系人:
林妍老师(13912005168)
陈娅老师(18052239057)
全国高校法律外语与法律翻译教学论坛将于2024年12月14日-15日在南昌举行
新文科背景下,深化教育内容改革、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培养符合新时代国家建设和对外交往需要的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外语学科应及时响应政策号召,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对传统外语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战略创新。当前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构建中国法治话语传播体系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方向和重点,法律外语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起点和关键,是胜任涉外法治工作的前提保障,是做好法律翻译、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法治国际传播效能的核心基础,其重要战略意义日益凸显,这为外语学科培养具有“外语+法律”交叉学科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的新型外语人才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各地高校广泛开展外语教师转型法律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师的转型发展较为急切。法律英语又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多元知识结构体系,具有系统独立、内涵丰富、实践性强的新兴交叉学科属性。法律英语、法律翻译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系统化的学习和培训过程。为了促进高校外语教师转型发展,推动法律外语与法律翻译教学与研究,提高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质量,兹定于2024年12月14-15日在江西南昌举办全国高校法律外语与法律翻译教学论坛。本届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涉外法治教育专业委员会(筹)主办,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福州译国译民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本次会议的议题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英语教学研究;法律英语课程建设;法律英语专业建设;高校英语教师转型发展;法律翻译能力建设;法律翻译教学研究;中国法治国际传播研究;“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涉外律师培养机制与模式。
请有意参会者,于2024年12月1日前填写“全国高校法律外语与法律翻译教学论坛参会回执”并发送至邮箱wgy@ncu.edu.cn。邀请函将于2024年12月5日前发出。

会务组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wgy@ncu.edu.cn
联系电话:0791-83969975
13870637654(刘诚)
13970021413(戚鹏)
(文章来源:北师外文、社会语言学与话语研究、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