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  中国外文界  —
全国翻译人才基地

学术观点|王东志:欧盟口译培训:理念、方法与启示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3-13 分类:新闻资讯
摘要本文以中欧会议口译培训项目为背景,从亲历者的视角,介绍了欧盟口译培训的课程设置情况,阐释了背后的培训理念,分析了该理念在培训方法上的体现,最后探讨了欧盟口译培训模式对国内口译教学的启示
摘要:本文以中欧会议口译培训项目为背景,从亲历者的视角,介绍了欧盟口译培训的课程设置情况,阐释了背后的培训理念,分析了该理念在培训方法上的体现,最后探讨了欧盟口译培训模式对国内口译教学的启示。欧盟课程设置采用模块式,对各核心技能进行分解式训练,并设计了相应的训练方法,充分体现出循序渐进、交际优先、知识拓展三大培训理念。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培训者在技巧、材料、要求等教学设计上由易到难分步推进,学生则通过以目标为导向的训练实现分阶段累积发展;自主发言是欧盟口译培训的一大特色,目的是训练学员表达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语言强化是学员知识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包括分门别类的话题知识。

关键词:欧盟口译司;口译;培训;理念;方法

……

欧盟口译培训最早始于60年代欧共体时期。当时,欧共体的发展急缺职业口译人才,而当时欧洲培训规模小,零散分散,且质量参差不齐,没有一套经实践检验的章法。为此,口译司于1964年开始进行内部培训,即对经过能力测评且无口译背景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集中强化训练,而培训效果大为成功。在此基础上,自1979年开始与成员国大学合作组织培训。1997年,口译司与欧洲议会口译司(DGINTE)联合与欧洲大学合作开展了“欧洲会议口译硕士培养试点项目”,并于2001年正式组建了EMCI联盟,目的是为欧盟东扩和与非成员国对话培养高端会议口译人才。

除了为成员国和准成员国提供培训支持以外,口译司还与中国、俄罗斯、古巴、非洲国家开展培训合作,为的是加强双边关系、促进相互了解。从1979年开始欧盟为中国译员开展系统培训。所有培训教官均为欧盟专职口译员,由于汉语为非欧盟语言,在培训过程中采取双教师制,即欧盟职业译员与来自中方的教师联合执教,为期5个月。每年培训两期,分春秋两季开班,地点在欧盟口译司工作地CCAB,便于译员授课和真实口译旁听。学员大多来自于国内政府外事部门,也包括一些来自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口译实践和教学的人员,需经过先申请再选拔的遴选程序。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有近500名会议口译人员在此接受培训。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欧盟口译司官方指定的合作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与欧盟译员之间往来频繁,笔者于2016-2017年以中方教员身份赴口译司参与了整个培训项目,对欧盟培训体系下的课程设置、培训理念以及实施方法进行了系统性反思,再加上多年来双方在口译培训方面的互动交流,使得对这一模式的认识逐渐成形。

一、课程

欧盟口译培训课程采用模块化设置(见图1),基本分为主课(教官培训和语言强化)、练习课和欧盟知识课程三大块内容。教官培训是以欧盟教官为主中方教官为辅,主要传授口译技巧和实战经验。语言强化就是外语表达训练,由外聘语言教师进行语法和语言输出的讲解和操练。这不是纯粹的语言学习,而是以口译产出为目标的训练,其间会让学员就有关中国的话题进行演讲,老师对语法、用词、表达清晰度进行点评和指导。练习课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学员自主训练,单独或结成小组练习,之后互相点评;另一个是在中方教官指导下的练习,由教官点评。练习课的材料一般都是学员自己准备的材料,或者是直接选用欧盟语料库(repository)中的发言材料。学员自己准备发言材料,等于是让学员锻炼他们分析和表达的能力,不是用他人的发言稿。练习课的目的一方面是巩固课上学过的口译技巧,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同伴和中方教官的点评学习新知识。此外,学员还要定期撰写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journal),总结学习收获、发现不足、明确目标或提出问题。从学员的反馈来看,练习课并不轻松,而且同伴之间激励机制作用明显,而从效果上讲,它也是主课的必要补充。现场模拟同传(Dummy Booth)是在同传训练后期安排的现场观摩/练习活动,即在正式会议期间不打开话筒的现场同传练习。如果想观摩,还可以切换频道听听欧盟译员的翻译。欧盟知识讲座是穿插在主课和练习课之间安排的,主要是向学员普及欧盟有关知识和政策,这也是这个合作项目的主旨之一。期间还会安排两次游学活动,一次是在接受培训两个月后赴英国的巴斯大学,参加那里的中英口译课程和语言文化课程学习,为期两周;另一次安排在培训进行四个月后,去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DCU)接受英语语言和爱尔兰文化学习,为期一周。这都属于浸入式的学习,比如在爱尔兰住宿都安排在当地家庭中,身临其境体验当地文化。

……

二、理念

欧盟口译培训与巴黎高翻模式一脉相承。口译司的培训最早始于1964年,后基于成功的内部培训实践,试图建立起一套译员遴选和口译能力培训体系,为今后口译培训工作奠定模式基础。为此,口译司邀请巴黎高翻的赛莱丝科维奇和勒代雷共同编写了一部口译培训教科书式的著作《口译教学法》(Seleskovitch & Lederer1995),用于指导课堂培训和自我训练。其中提到的一些观点成为欧盟口译培训理念的来源,并经过实践和总结不断演化升华,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培训体系。具体来说,其口译培训理念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循序渐进

欧盟培训注重口译能力的培养。口译能力,即双语转换能力,具有四个特征:1)过渡性,这种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稳定的,动态的;2)系统性,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存在着普遍内部联系;3)渐进性,这种不稳定的过渡状态不是无序的,而是一个从错误多到错误少,从不稳定到趋向稳定的有序发展,在此过程中能力逐渐得到显化和加强;4)阶段性,是指这种能力的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PACTE2000)也认为翻译能力的习得就像是程序性知识习得(比如开车、竞技体育等)一样,先是学习各分项技能,然后再通过学习策略将各项技能整合在一起而获得翻译能力。

……

(二)交际优先

口译员是信息沟通的桥梁,而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情达意,让交流无障碍(Jones1995141)。交流不光是语言层面的,还包括交传中的肢体和眼神,以及同传中语音语调和语气的运用。欧盟口译培训强调:口译员要时刻记住心中有听众,讲求信息传达的效果和效率,避免逐字对译。在内容方面本着为听众负责的态度,强调信息完整准确且言之成理,即关注关键信息有没有遗漏,条理是不是清楚,有没有误译或曲解等。在表达形式方面强调等效和译入语输出,即表达能否不受源语牵制,能否正确使用语音语调,表达是否自然,是否存在未结句现象,交传中有无眼神交流等。

……

(三)知识拓展

知识储备和知识学习能力是口译员必备的素质(Seleskovitch197863),欧盟在筛选学员时更倾向于选择非语言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比如像法律、经济、历史、国际关系等专业,只要他们语言能力达到要求,其专业背景将大大有助于职业发展。

欧盟培训的知识拓展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主题模块、自主学习、欧盟知识和游学体验。其中自主学习包括学员课后用双语总结各专题相关的词汇、短语、知识点,以作储备;追踪新闻和热点事件,培养学习习惯;阅读报刊准备发言材料等。欧盟口译培训的一大特色就是除了教官提供发言练习材料以外,还要求学员自己准备发言材料,因此学员通常以报刊内容为素材,将书面材料加工成口语化的发言材料,供练习使用。这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分析与表达的能力。

……

三、方法

培训理念是培训方法的抽象和升华,为培训方法提供原则指导,而方法又是理念在操作层面上的具体体现,是理念落到实处的保障,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就欧盟口译培训而言,循序渐进原则不只体现在技能传授方面,还体现在通过目标设定引导学员学习的具体方法上;而要实现交际优先原则,首先要使学员通过角色转化的方法(译员→发言人)学会分析和表达;知识拓展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语言强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将讨论这些理念如何在欧盟口译培训中得到具体体现的。

(一)目标设定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

在培训过程中,教官会引导学员分阶段确定自己的目标体系。一般在每次课开始做练习之前都会询问学员当前最想克服的问题是什么,一次只提一个问题,提醒学员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就关注这一问题,等这个问题解决了,再去解决下一个问题,渐次推进,这就是所谓的 one shot one kill

……

(二)自主发言是为了培养交际优先的意识

在培训过程中,除了培训教官提供练习素材以外,学员也要自己准备发言材料,这是为了训练学员的公共演说、话语分析、译入语表达、视译等技能,也是培训的主旨之一。那么,如何组织材料呢?具体做法是:首先以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或根据个人经历为蓝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通读几遍原文,提炼出一些主要观点再加以发挥,最好能联系实际。尽力把文本内容口语化,加入自己的一些观点,有条理,逻辑性强。可以把发言内容写出来,但不能照读而是要“讲出来”,也可以以笔记形式呈现,给自己自由发挥的空间。比如说,看到一篇关于电动汽车话题的相关报道,就可以组织这样一个发言的框架提纲(见下图)。

……

四、结语

经过多年来不断的探索、积累、调整、完善,欧盟口译培训模式日趋成熟,自成一体。口译司与全球主要翻译院校都有培训合作,影响越来越大,它的培训理念与方法也越来越被认可和接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的翻译人才培养,市场需求的内在动力强劲,多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欧盟的口译训练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

……

我们可以把欧盟口译人才培养的政策、规范和模式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让其研究成果为我所用。这方面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作者简介 王东志,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口译研究、二语习得。

文章来源中国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