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  中国外文界  —
全国翻译人才基地

优秀翻译人的故事丨蔡秋红:地方外事工作者的翻译成长路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6-24 分类:新闻资讯
蔡秋红作为一名地方外事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工作中不断学习的态度让她在2021年全国翻译系列职称中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一级翻译评审,通过CATTI中心,蔡秋红与各位正奋斗在一级翻译拿证路上的翻译人们CATTIer们分享了她的心得

蔡秋红,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现任职于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下属厦门市外事翻 译护照签证中心。她曾多次承担市级外宣材料、重大活动及重大项目推介材料、市领导致 辞讲话等重要材料翻译的统稿审稿工作。蔡秋红作为一名地方外事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工 作中不断学习的态度让她在2021年全国翻译系列职称中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一级翻译评 审,通过CATTI中心,蔡秋红与各位正奋斗在一级翻译拿证路上的翻译人们CATTIer们分 享了她的心得。


一、是要提升政治敏感度,增强跨文化意识。厦门是对台交流的前沿,因此在平时工作 中,我们经常处理涉台(或港澳台)相关事务,作为外事译员,更是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 性。在翻译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相关通告遇到“境外(含港澳台)”此类表达时,我们 未按字面说法译成“overseas (including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而是译成 “overseas or China’s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regions”,虽看似只是介词不 同,却体现了翻译的政治素养。另一个例子是,厦门举办的涉台展会通常取名“海峡两岸 ××会”,英文常被译为“Cross-Strait...Fair”。职业早期,有次接待一位首次访厦的外宾, 我将“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翻译成“Cross-Strait Cultural Industries Fair”,老外 就问指的是哪个“Strait”,我这才意识到对厦门了解不多的外宾来说,并不知道我们指的 是“Taiwan Strait”。这说明,在翻译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确保信息完整准确传达, 我们可视情填充服务对象的知识空白,也可视情略译服务对象已知信息,如将“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翻译成中文,就可直接译为“两岸关系”。相反,如将“厦门海关 成 立 于 康 熙 年 间 ” 译 成 “Xiamen Customs wa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times of Kangxi”,不了解中国历史背景的老外较难理解,我们可补充相关的历史知识,译为 “Xiamen Customs wa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late 17th century, when the fourth emperor Kangxi of Qing Dynasty was in power”。



二、是要坚持学习实践,厚积方能薄发。在地方外办工作,行政、会务、接待等各类业务 繁多,日常上班往往没有专门的学习或练习时间。要提升翻译水平,往往“功夫在诗外”, 在工作之外也要保持高度自律,坚持自我加压和额外付出,主动加快知识更新,时刻保持 充电状态。不管工作多忙,我坚持每天早起,并争分夺秒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精读中外领导人在重大场合讲话及《经济学人》、《卫报》、《金融时报》、《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等 优质中外刊文章。在阅读过程中,采取“回译”等方式进行比较阅读,思考所习得的表达可 在哪些情况使用,并在翻译实践中及时应用,化被动词汇为主动词汇。在翻译一则防疫通 知时,我曾把“孕产妇”翻成“pregnant and puerperal women”,第二天在外刊中看到 “new and expectant mothers”,顿觉更为通俗易懂。后在参与我市《公共服务领域英文 译写规范》评审会时,有专家提出,在国外,“产科”的地位往往比“妇科”高,因此“妇产 科”英文为“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这也进一步印证“new and expectant mothers”这一译法更为地道贴切。在翻译“人流量”时,曾译成“access volume”,但始终不满意,后在外刊看到“foot traffic”,惊喜发现这才是合适的词......诸多 事例让我充分意识到“书到用时方很少”,惟有不断坚持大量阅读、扩充知识储备,才能成 为一名优秀的译员。



三、是坚持钻研深究,译出本意与灵魂。所谓“翻译是戴着镣铐的舞蹈”,翻译是被限制的 创造,且因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往往要下很大功夫。许多时候, 往往要剥离语言的外壳,多与原作者沟通、多与母语者讨论,才能抓住原意与本质,译出 精髓与灵魂。在审校一篇介绍厦门筼筜湖生态治理的文章时,有展厅叫“筼筜记忆”、“筼筜 之殇”,原译文为“Memory of Yundang”、“Misery of Yundang”。经与原作者沟通,了 解到:“筼筜记忆”讲述的是筼筜湖围港成湖之前,作为一个天然避风港的历史以及在晚清 时期作为厦门八大景之一的筼筜渔火的历史美景与回忆;“筼筜之殇”讲述的是筼筜港变湖 之后水体恶化、臭气熏天、鱼虾四绝,如此种种生态环境的恶化。经再三推敲、查阅相关 资料,并征求外国友人反馈后,将“筼筜记忆”译为“Yundang Lake of Yore”,“筼筜之殇” 译为“Yundang Lake in Distress”。在审校厦门市疫情防控通告时,“点对点出行”原译文 为“point-to-point transfer”,经与多名老外确认,发现该译法较难被准确理解,数次沟 通后,改译为“move about without any stopover”。在审校厦门一家企业举办的“新西 兰进口商品季”营销活动的名称时,原译文为“Season of Imported Goods from New Zealand”, 经与多名老外沟通,发现他们看到此译法,或认为是从新西兰进口的季节性商 品,或认为是为期一个季度的活动,与原文想表达的意思相去甚远。在“厦门”的语境下, “进口”无需翻译,故根据活动时长,改译为“New Zealand Product Month”。 



四、是坚持不忘初心,敬畏前行。在翻译的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译者应“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做到“精”、“博”兼 顾。参加外交部专家时政翻译培训、学习CATTI官网各类继续教育课程为我打开了另一扇 门,使我看到了另一片天地。在这里,我有幸领略各行各业翻译大家的风采,愈发觉得自 己知之甚少。诗歌翻译重韵律,散文翻译论风格,外交翻译讲政治,法律翻译求精确......精译妙译可能是译者妙笔生花的灵感之作,也可能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钻研之 果。“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作为翻译,须得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不断向优秀前辈和同行 学习,方能行之高远。回首成长之路,由衷感谢单位提供的广阔平台,感谢领导同事、前 辈老师给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鼓励,也特别感谢CATTI提供优质学习平台,让我能站在巨 人肩上开阔眼界、不断进步。 苏格拉底说,“The only thing I know is that I know nothing”,屈原说,“路漫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无止境,译海无涯。愿求知若饥、虚怀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坚守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