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将于2024年6月15-16日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联合主办,《国外理论动态》杂志协办。
本届论坛主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规范与创新”,旨在深入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翻译和国际传播实践,规范化翻译与创新性传播的经验与方法,同时聚集国内外翻译学者和研究专家,共同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主办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
协办单位:《国外理论动态》杂志
举办时间:2024年6月15-16日(14日报到)
举办地点:天津外国语大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规范与创新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术语翻译规范(重大政治概念表述英文、俄文译法规范研讨)
2.党政文献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前沿
3.党政文献国际传播效能与区域国别研究
4.人工智能与党政文献翻译
四、报名相关
论文提交
论坛主办方将根据参会回执(含论文摘要)初步确定参会人选。
截止时间:参会回执及论文摘要为5月15日,论文全文为5月31日。
报名邮箱:1053104056@qq.com
联系人:高丽娜
联系电话:13132058281
6月5日将发放正式邀请函。本届论坛成果将结集发布,优秀成果将推荐给《国外理论动态》和《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进行发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关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大战略部署,凝聚全国各大高校之力,协同各领域精英,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共同探讨国际传播的新理念、新模式、新途径,培养高素质国际传播外语人才,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兹定于2024年9月在西安举办第三届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培养高端论坛。
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共陕西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西安翻译学院
西安翻译协会
西安翻译学院 高级翻译学院
西安翻译学院 英文学院
西安翻译学院 亚欧语言文化学院
西安翻译学院 非洲研究中心
陕西省校企协同语言服务虚拟教研室
译创语言服务现代产业学院
陕西省青年创新团队
中国翻译协会
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类工作委员会
《中国翻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
《中国外语》
《外语教学》
《外语与外语教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科版)》
《西北大学学报》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宾馆(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丈八北路1号)
1000元/人;600元/人(学生)
(交通费和食宿费用自理)
(1)报道现场刷公务卡或现金
(2)电子转账:
银行转账户名:西安翻译协会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 长安区韦曲南街支行
账号:26156401040000806
注:转账或在线支付时请备注付款信息,如“张三 + 西安翻译学院 + 第三届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建议开电子发票,会议结束后3天内发送至您的邮箱,纸质发票会议结束后1周内寄出。
线上线下相结合,具体形式如下:
(一)主旨学术报告
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汉学家、记者作主旨报告
(二)平行论坛主题
研讨会主要议题(不断更新中):
1.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外语学科建设
2. 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构建与研究
3. 中国优秀文化与国际传播
4. 中国国际形象构建与研究
5. 外语学科发展与国别区域研究
6. 语言服务发展与创新研究
7. 国家翻译能力建设路径研究
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翻译研究
9. 文化安全助力文化强国建设路径研究
10. AI时代的翻译与国际传播
(三)主编论坛
邀请《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中国外语》、《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科版)》、《西北大学学报》等主编参加。
欢迎围绕上述选题及相关平行论坛议题展开研讨,论文文稿须为未经公开发表的研究性论文,原则上不超过1万字。
参会论文应附摘要,一般不超过500字。请将论文文稿投至会议邮箱:xian_ta2023@163.com,邮件主题和附件名称注明“第三届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培养高端论坛论文文稿+姓名”,以便安排专家评阅,出版正式论文集。
报名及论文提交截止日期:2024年6月30日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媒介逐渐从研究对象发展成为研究视域,渗透到众多学科中。近年来,跨媒介研究从各类艺术出发,不仅展示了各类艺术在抽象综合中的共通之处,也有效与外国语言文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产生了交叉融合。对于外语学科而言,跨媒介研究所带来的不仅是研究范畴的扩展,更是在方法论和学科理论突破上的契机。
为了更好地推动外语学科的创新发展,探讨外语学科与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拓展外语学科边界,以期为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持,提升外语学科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由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联合主办的“跨媒介视域下的外语学科发展专家论坛”拟于2024年10月18日-20日在合肥举行。我们竭诚欢迎广大师生积极投稿、与会交流!
一、 会议主题与相关议题
(一)会议主题
跨媒介视域下外语学科发展
(二)相关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1. 跨媒介研究的理论构建和研究路径
2. 外国语言文学中的跨媒介传播研究
3. 跨媒介视域下的外国文学理论研究
4. 跨媒介视域下文学作品研究
5. 跨媒介视域下的语言学研究
6. 跨媒介视域下的翻译传播研究
7. 文学与艺术学科的交叉研究
8. 媒介、语言与主体性
9. 媒介与全球流散
10. 跨媒介视域下的对外话语体系建构
11. 跨媒介视域下的教学改革
12. 其他相关议题
二、特邀专家(以姓氏拼音排序)
陈后亮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陈杰 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教授
陈靓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董洪川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
金雯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何宁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彭青龙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尚必武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孙继强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吴笛 浙江大学二级教授、(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会长
吴赟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许多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郑咏滟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周敏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三、会议日期与地点
1. 会议日期:2024年10月18日-20日
报到时间:2024年10月18日下午15:00-20:00
离会时间:2024年10月20日午餐后
2. 会议地点:合肥工业大学 翡翠湖校区
报到地点:详见后续通知
四、参会申请
参会者请于2024年9月15日之前将论文题目、论文摘要及参会回执(下附)以电子邮件方式(标题请注明:论文摘要+单位+姓名)发至会务组邮箱kuameijie@163.com
五、 会议费用
会务费:教师900元/人,全日制研究生500元/人。
缴费方式:报到当日现场扫码或刷卡缴费。
会议代表餐饮由会务组统一安排,住宿及往返交通自理。
六、 主办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编辑部
承办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协办单位:安徽译创语言服务有限公司
七、 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老师, 手机号:15256538340 邮箱:12168037@qq.com
王老师, 手机号:18269710613 邮箱:1127750192@qq.com
徐老师, 手机号:13147127972 邮箱:irenexu97@foxmail.com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网站:http://wgyxy.hfut.edu.cn/
参会回执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提取码:0630
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一届批评话语研究前沿论坛”定于2024年10月19日-20日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论坛主题是:批评话语研究的新进展。届时国内外批评话语研究名家汇聚,才俊齐集,共襄盛典。
批评话语研究(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或CDS)是对批判性社会研究进行超学科与篇章分析的进路。批评话语研究并非局限于任何具体的方法或某一特定的分析领域,而是表现出多面性,使用来自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方法。话语是一个多层面、多模态和多功能的现象,必须参照语境的不同层面 (包括语言、互文、历史、社会和情景语境)分析话语。批评话语研究不仅包括认知和语言的层面,也包括其它的符号层面如图像、声音和手势等。我们使用话语表征、评估、赞成和反对,以期实现某一社会观点和行为的合法化或非合法化。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批评话语研究呈现出繁荣景象,从话语-历史进路、社会行为者模式、社会认知模式和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到最近的语料库语言学和批评认知语言学,都表现出纷繁复杂和相互交叉的态势。尤其是最近的语料库语言学和批评认知语言学,前者不仅是一种实证的研究方法,也表现出其独特分析技术,揭示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特征。后者包括批评隐喻分析、认知语言学的CDA、趋近化模式以及批评认知语用学等。近十年来批评话语研究在方法论上体现了“三角互证”(triangulation)的原则。强调多种理论、多个研究者和多种研究方法的使用,提供汇流研究的证据,避免分析的过度主观化,形成较为客观的研究结果。尤其是最近几年批评话语研究的学者开始使用语料库语言学和心理学实验的方法,后者体现了批评话语研究的“实验转向”(experimental turn in CDS)。
第一届批评话语研究前沿论坛正式发布论文征稿,诚邀广大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们踊跃来稿,共同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征稿要求
1. 论文投稿为摘要投稿方式,中英文稿件均接受;
2. 投稿需要符合本次论坛的主题,同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推广价值;
3. 研究生投稿必须经过导师同意,摘要内容符合上述主题和法律法规;
4. 论文摘要基本格式和模板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进行下载:摘要需要WORD和PDF文件各一份。所有文件请以报告人姓名及所属单位命名。被录用的摘要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再退回修改,请作者自留底稿;

5. 提交摘要应提供联系方式,包括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6. 建议摘要投稿作者人数不超过三人。
7. 投稿邮箱:cdsf2024@163.com
文章来源:中央文献翻译、第三届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培养高端论坛组委会、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