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  中国外文界  —
全国翻译人才基地

会议动态 | 最新学术论坛/会议汇总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9-27 分类:新闻资讯
为积极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加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促进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海南省比较文学与海岛文化研究基地将携手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宁波大学世界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于2024年11月22至24日在海南博鳌举办第七届海洋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年会

第七届海洋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

第七届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年会

将于11月22-24日在博鳌举行

从古代到当代,从东方到西方,海洋文学都呈现一幅幅人与海洋休戚与共的图景,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观看世界文学的窗口。作为一种独特的批评范式,海洋诗学的理论轨迹已经越来越清晰。海洋伦理、海洋叙事、岛屿岛国、海洋文化、蓝色生态、海洋探险、海洋贸易、海洋的流动性、空间性和现代性等成为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键词。

 

海南岛作为祖国南海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四面环海,椰风海韵,风景秀美,虽陆路阻隔,却犹如海上“琼玉”,素有“南溟奇甸”的美称。为积极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加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促进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海南省比较文学与海岛文化研究基地将携手《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宁波大学世界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于2024年11月22至24日在海南博鳌举办“第七届海洋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年会”。热忱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拨冗赴会,共襄盛举!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跨学科视域下的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子议题包括但不限于:1. 海洋文学创作与批评;2. 海洋文学批评理论关键词;3. “海上丝路” 与中外文学文化交流;4. 中外海洋文学与文化比较研究;5. 数字人文视域下海洋文学与文化的跨媒介传播;6. 当代海洋文学创作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7. 海洋文学与海南自贸港文化建设专题;8. 中外海洋文学与民间文化;9. 其他相关议题。

 

请于2024年10月20日(截止日)前将回执发送至会务组邮箱haiywx2024@163.com。摘要经组委会认定后,将于10月25日前陆续发出正式邀请函。

第七届海洋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年会通知.doc

 

会议联系人:

曹老师:15250402752;

文老师:18789397570;

蒋老师:15103025055。

 

第三十一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年会传记文学的翻译与

跨媒研究将于11月8-10日在南宁举行

传记文学的翻译之功,难以估量。孔子、司马迁、普鲁塔克、奥古斯丁、富兰克林、卢梭、梭罗、南丁格尔、甘地、波伏娃、曼德拉、艾萨克森,莫不因为翻译而穿越时空,影响世界。进入当代,传记文学的跨媒体穿透力,令人惊奇。传记电影《走出非洲》《奥本海默》,即是显例。为此,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人民文学出版社、《名人传记》杂志社、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筹委会等单位将于2024年11月8-10日在广西南宁联合举办第三十一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年会。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传记文学的翻译与跨媒研究。子议题包括但不限于:1. 传记文学的翻译战略;2. 传记文学的外译中研究;3. 传记文学的中译外研究;4. 传记文学翻译的区域国别研究;5. 传记文学的翻译出版研究;6. 传记文学各大文类(自传、传记、日记、书信、回忆录、忏悔录、谈话录、墓志铭等)之翻译研究;7. 传记文学翻译的比较研究;8. 传记文学的跨媒体研究;9. 其它相关专题。

 

有意参加会议者,请于2024年10月27日之前将会议回执和论文摘要发到以下邮箱:

1)cfbs202411@126.com;

2)haijiangning666@126.com;

3)bszhao@pku.edu.cn。

第三十一届中外传会 预备通知.docx

 

联系人: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何正升博士生:

电邮:zshe_official@163.com;

手机:18262630763;

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海江凝博士生:电邮:haijiangning666@126.com;

手机:18838062336。

第三届语言、话语与社会全国学术论坛将于

1214-15日在徐州举行

 

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媒介,更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语言建构话语秩序与权力体系,关乎国家的软实力提升和国际交流合作。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语言学和话语分析已成为学者们探析社会现象、探讨身份认同、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重要学术领域。在此背景下,首届“语言、话语与社会”全国学术论坛于2022年12月2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等高校联合发起。论坛开办以来,注重语言研究的跨学科、多元理论和方法,提倡微观语言分析与社会实践关照的结合,探究语言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对接国家战略,服务社会进步和发展。2023年11月17-19日,第二届“语言、话语与社会”学术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外国语文研究》编辑部、《外国语》编辑部、《当代修辞学》编辑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话语研究论丛》编辑部、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等单位协办。

 

为继续激发语言服务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的创造力和研究动力,催发高端成果,经商议,第三届“语言、话语与社会”全国学术论坛将于2024年12月14-15日在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会议将邀请知名学者、期刊主编等进行主旨发言,拟设置主编论坛、平行论坛等环节。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师生拨冗出席。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社会语言学和话语研究新进展,相关议题包括但不限于:1. 社会语言学研究;2. 认知语言学与话语分析;3. 批评话语分析;4. 话语与传播;5. 话语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创新;6.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研究;7. 生态语言学与生态话语研究;8. 医疗与健康话语研究;9. 法律语言学与法律话语研究;10. 语言安全及国家安全话语研究;11. 学术话语研究;12. 其他相关议题。

 

请有意参会者于2024年11月24日前(周日),提交参会信息和论文摘要(限300字以内)。

点击获取回执:第三届“语言、话语与社会”全国学术论坛

 

会务组收到之后将组织专家对摘要进行评审,并于2024年12月1日前向通过摘要评审的参会者发送会议邀请函。

 

会务组电子邮箱:YYHYYSH@163.com。

 

联系人:

林妍老师(13912005168)

陈娅老师(18052239057)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研究、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研究生会)